[toc]
Linux 日志切割神器 Logrotate 原理和配置详解
写在开头
对于 Linux 系统安全来说,日志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工具。不知为何,我发现很多运维同学的服务器上都运行着一些诸如每天切分 Nginx日志之类的 CRON 脚本,大家似乎遗忘了 Logrotate,争相发明自己的轮子,这真是让人沮丧啊!就好比明明身边躺着现成的性感美女,大家却忙着自娱自乐,罪过!
logrotate 程序是一个日志文件管理工具。用于分割日志文件,删除旧的日志文件,并创建新的日志文件,起到“转储”作用。可以节省磁盘空间。下面就对 logrotate 日志轮转操作做一梳理记录。
本文以centos7.6为例
1.logrotate介绍
1.1 logrotate配置文件
Linux系统默认安装 logrotate 工具,它默认的配置文件在:
/etc/logrotate.conf
/etc/logrotate.d/
logrotate.conf 才是主要的配置文件,logrotate.d 是一个目录,该目录里的所有文件都会被主动的读入 /etc/logrotate.conf 中执行。
另外,如果 /etc/logrotate.d/ 里面的文件中没有设定一些细节,则会以 /etc/logrotate.conf 这个文件的设定来作为默认值。
Logrotate是基于CRON来运行的,其脚本是 /etc/cron.daily/logrotate,日志轮转是系统自动完成的。实际运行时,Logrotate会调用配置文件 /etc/logrotate.conf。可以在 /etc/logrotate.d 目录里放置自定义好的配置文件,用来覆盖Logrotate的缺省值。
/etc/cron.daily/logrotate 文件内容如下
$ cat /etc/cron.daily/logrotate
#!/bin/sh
/usr/sbin/logrotate -s /var/lib/logrotate/logrotate.status /etc/logrotate.conf
EXITVALUE=$?
if [ $EXITVALUE != 0 ]; then
/usr/bin/logger -t logrotate "ALERT exited abnormally with [$EXITVALUE]"
fi
exit 0
如果等不及cron自动执行日志轮转,想手动强制切割日志,需要加-f参数;不过正式执行前最好通过Debug选项来验证一下(-d参数),这对调试也很重要:
/usr/sbin/logrotate -f /etc/logrotate.d/nginx
/usr/sbin/logrotate -d -f /etc/logrotate.d/nginx
1.2 logrotate 命令格式
logrotate [OPTION...] <configfile>
-d, --debug :debug模式,测试配置文件是否有错误。
-f, --force :强制转储文件。
-m, --mail=command :压缩日志后,发送日志到指定邮箱。
-s, --state=statefile :使用指定的状态文件。
-v, --verbose :显示转储过程。
1.3 logrotate手动操作示例
根据日志切割设置进行操作,并显示详细信息:
/usr/sbin/logrotate -v /etc/logrotate.conf
/usr/sbin/logrotate -v /etc/logrotate.d/php
根据日志切割设置进行执行,并显示详细信息,但是不进行具体操作,debug模式
/usr/sbin/logrotate -d /etc/logrotate.conf
/usr/sbin/logrotate -d /etc/logrotate.d/nginx
可在 /var/lib/logrotate/logrotate.status 查看各log文件的具体执行情况